• <object id="sfgvc"></object>
  • <code id="sfgvc"></code>
    <center id="sfgvc"><small id="sfgvc"></small></center>

      1. <th id="sfgvc"><address id="sfgvc"></address></th>
        客戶端
        中食融媒 中食輿情
        打假治敲監督電話:010-63272076
        打假治敲監督電話:010-63272076

        超七成休閑食品上市公司上半年增收 業內看好下半年消費復蘇

        2022-09-05 09:02:08 證券日報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A股20家休閑食品行業上市公司中,有15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增長,占比達75%;9家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占比達到45%,顯示行業整體具有較強韌性。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的雙重驅動下,休閑食品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剛需,基于龐大消費人群及高購買頻次,我國零食市場規模不斷壯大,各細分品類迅速崛起。雖然疫情對行業發展造成了一些擾動,但整體趨勢仍長期向好?!?/p>

          9家公司營收凈利雙增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0家休閑食品行業上市公司中營收增長幅度最大的是勁仔食品,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2億元,同比增長31.3%。

          對于上半年取得的佳績,勁仔食品董秘豐文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總結稱:“上半年公司‘大包裝升級’戰略取得階段性成果,產品矩陣得到優化,渠道競爭力不斷加強,品牌力進一步提升,同時公司持續推進線下傳統流通渠道、現代渠道和線上渠道立體式全渠道穩健發展,各渠道營收均保持較好增長勢頭?!?/p>

          鹽津鋪子則在行業凈利潤增幅榜中名列第一。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164.97%。

          鹽津鋪子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業績增長主要歸功于產品、規格、渠道三方面因素。產品方面,繼續聚焦辣鹵零食、深海零食、烘焙、薯片以及果干五大核心品類,全力打磨供應鏈,精進升級產品力;規格方面,除散裝外,全力發展定量裝、小商品以及量販裝產品,滿足消費者各種場景的零食需求;渠道方面,在保持原有KA、AB類超市優勢外,重點發展電商、CVS、零食專賣店、校園店等,謀求全渠道發展?!?/p>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有9家休閑食品行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其中有5家營收凈利增長幅度均達兩位數以上,分別為廣州酒家、青島食品、鹽津鋪子、甘源食品和勁仔食品。

          朱丹蓬表示:“品質是休閑食品消費者考慮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品牌調性、性價比、服務、場景、黏性等。從相關公司上半年業績來看,當前消費意愿在進一步向性價比高的產品傾斜?!?/p>

          多家公司二季度業績改善

          多家休閑食品行業上市公司業績于今年二季度出現改善,也令市場眼前一亮。以勁仔食品為例,公司二季度實現營收3.6億元,同比增長45.60%;實現凈利潤3660.84萬元,同比增長84.72%;扣非凈利潤3603.53萬元,同比增長高達202.66%。

          在此背景下,多家公司代表對未來休閑食品市場進一步轉暖,以及行業發展持續向好充滿信心。

          絕味食品董秘高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公司業績逐步改善,而下半年消費旺季到來,公司將努力達成全年目標?!?/p>

          而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分別實現盈利6140萬元、6743萬元的基礎上,鹽津鋪子則預計,第三季度公司盈利將達到7200萬元至8600萬元,同時公司前三季度有望實現扣非凈利潤1.79億元至1.86億元,同比增長601.10%至628.57%。

          在消費復蘇預期漸濃背景下,休閑食品行業上市公司有望在二級市場獲得更多青睞。例如,半年報發布不久后,勁仔食品便迎來了浙商證券、嘉實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知名機構調研;鹽津鋪子半年報則獲得了21家券商研報關注。

          一位食品行業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線下消費限流、供應鏈受阻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了行業業績。但下半年上述不利因素的影響預計將逐步消除,疊加消費旺季即將到來,休閑食品行業有望迎來復蘇?!?/p>

         ?。ㄓ浾?何文英)

         

        中國食品報網友
        聯系電話:010-63392022 聯系郵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10120210003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09318號

        中國食品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服務:北京愛申律師事務所  彭殷慶 (高級合伙人)律師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