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鹵味食品行業賽道減速
隨著2022年業績預告相繼出爐,國內鹵味三巨頭已風光不再。周黑鴨2022年的凈利潤同比下跌九成,絕味食品和煌上煌的凈利潤也下滑七成以上,由此引發了關于“鹵味巨頭日子為何不好過”“人們為什么不愛吃鹵味了”的討論。鹵味真的不再受歡迎了嗎?業內人士表示,鹵味市場在新舊碰撞的過程中,整體創新升級迭代速度及質量未來會有所提速,而且新生品牌也會不斷倒逼傳統老品牌進行變革。
鹵味三巨頭業績承壓
疫情、原材料漲價等因素讓鹵味三巨頭業績承壓。
周黑鴨日前發布盈利警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不少于2000萬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3.42億元,同比下滑超94%。另外,2022年總收入預計同比下降20%左右,而2021年同期總收入為28.7億元。
為何2022年業績出現如此明顯的下降?對此,周黑鴨在公告中歸結于三點:疫情因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端壓力增加以及因匯率變動導致匯兌損失增加。
絕味食品則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億元至2.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3.49%至77.57%。
煌上煌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盈利3000萬元至4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25%至72.33%。
對于業績下降,絕味食品、煌上煌亦歸于疫情、成本上漲等因素。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20日,2022年全年肉鴨均價為4.95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漲12.51%。
“2022年肉鴨價格處于近5年偏高水平,且下半年漲至近5年最高水平,核心驅動因素在于供應端減少及肉鴨養殖成本高位上漲?!弊縿撡Y訊分析師孫亞男表示。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綜合來看,顧客消費力的下降、部分消費場景的消失以及成本的上升是鹵味巨頭們業績下降的核心原因。
那么,鹵味三巨頭的業績在未來還有扭轉的可能性嗎?
對此,連鎖經營產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稱, 消費市場目前逐步回暖,鹵味三大巨頭在戰略層面需要找到持續的增長突破點。例如,這些企業都需要降本增效,因為鹵味市場的增速已經不像前幾年那么快了。品牌需要對門店結構、供應鏈和管理體系進行優化。
多重因素影響業績
鹵味巨頭們的凈利潤遭遇大幅“縮水”,有人猜測是不是人們都不愛吃鹵味了?從網友討論來看,在選購休閑鹵味上,雖然有健康方面的考慮,但價格或是銷量減少的重要原因。有網友表示,“花了幾十塊錢,里面就一點,真的吃不起了?!薄敖^味的鴨頭從原來的6塊一個漲到9塊一個,周黑鴨漲到11塊一個,太夸張了?!?/p>
除此之外,鹵味食品的提價或許是另一個影響業績的原因。
2022年初,絕味食品部分產品提價5%。2022年7月,絕味食品再次對部分品類進行調價,此次平均提價幅度7%—10%。然而,漲價并沒有帶來凈利潤的提升,反而使業績出現了下滑。
煌上煌表示,公司產品的定價不僅與原材料成本有關,還與供需關系等多種因素有關,提價并不能完全轉嫁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公司產品價格與原材料價格不是同比例增長的。面對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公司一方面是通過戰略儲備逐步降低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成本,另一方面是對原材料漲幅較大的產品進行了一定幅度的提價。
鹵味市場加速更新迭代
事實上,受疫情的影響,鹵味作為休閑食品而非剛需食品,經濟下行導致消費者消費意愿降低,市場消極的信號很早就傳來。去年,三巨頭的業績就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但鹵味巨頭們業績表現不佳,并不意味著鹵味市場走向沒落。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的鹵味市場在未來依然是一門大生意,是一條黃金消費賽道,只是鹵味市場正在加速更新迭代。
根據美團發布的《2022鹵味品類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鹵味行業規模將達3691億元,預計2023年達4051億元,2018—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12.3%。
國泰君安研報也提到,近年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冷鏈運輸體系成熟、包裝升級與鎖鮮技術提升推動了鹵制品行業持續快速發展,預計未來中國鹵制品行業市場規模有望保持10%左右的較快增速。
但伴隨著新式鹵味品牌爭相涌入,鹵味三巨頭或也需考慮,如何不被“后浪”超過。
天眼查信息顯示,熱鹵品牌盛香亭、鹵味零食品牌王小鹵已獲得B輪融資;熱鹵食光、鹵大媽完成天使輪融資;研鹵堂完成A輪融資。
在朱丹蓬看來,鹵味賽道的幾個巨頭企業都面臨雙天花板。第一是行業規模的天花板,第二是自身體量的天花板。鴨脖是一個細分的賽道,多年來,并沒有什么創新升級迭代的空間,所以遇到天花板是必然的。疫情之后,還面臨市場消費力的下降、消費場景的消失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鹵味行業未來的發展,不僅要靠年輕人,更要重點發力下沉市場,開拓新市場。一是年輕人愛吃零食,是鹵味消費主力軍,年輕人的社交、娛樂、休閑等多種屬性,休閑鹵味是年輕人情緒表達和享受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但面對日益多樣化的鹵味消費品類和形態,年輕消費者的選擇性也更多。二是鹵味消費市場未來主要方向是下沉市場,特別是二三線城市及以下市場。一二線鹵味市場競爭已經十分激烈,競爭對手如林般存在,相對而言,已經是存量市場的競爭,市場消費存在持續性,但很多城市的區域市場空間已經很難成長。加速市場下沉,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探尋市場新的增長點,是鹵味巨頭們未來必選的市場發展選項。
?。ㄖ烀绬?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3年02月21日07版)
?。ㄘ熅帲褐烀绬蹋?/spa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10120210003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09318號
中國食品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服務:北京愛申律師事務所 彭殷慶 (高級合伙人)律師13718820003